欢迎访问 景区动态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许可 >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079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03-31 06:49:16   来源:  作者:   点击:

  

  彭芷君委员:

  您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建立香港少数民族文化中心”的提案由我厅主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外事办会办。经研究并汇总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保护传承桂绣、侗绣等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并继续发扬光大

  2008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已将10项和刺绣相关的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涉及壮、瑶、苗、侗、仫佬等民族。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具有市场潜力、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刺绣技艺项目为依托,帮助当地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带动就业增收,助力扶贫攻坚。如三江县非遗中心计划召开文创产品研发培训班、申请文旅产品专利、建立侗族刺绣大数据平台、引进侗族刺绣剪纸刻纸机带动侗族刺绣产业链,让侗绣实现产业创收,留住绣娘居家就业,减少留守儿童,实现产业化,实现全面脱贫。建立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用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三江县同乐村侗族刺绣传承基地等。2009年,广西对包括刺绣在内的非遗进行普查,建立了数据库资料。陈美娟、张艳芬、吕涛主编《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制作:侗族刺绣与壮族织锦》(广西教育出版社,2014),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一直在开展包括刺绣在内的数据库建设,从影、音、图、文的方面完善数据库。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广西各民族刺绣技艺的保护传承。

  2015年以来,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十大工程之一,在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民族产业发展、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支持建设了4个侗族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民族建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的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民族服饰(侗族服饰)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和柳州市城市职业学院的民族工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创新基地。

  二、加强桂港两地交流,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

  广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储备了一批文艺精品、优秀舞台剧目和展览,并积极参与对港文化交流合作。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组织了约20批次300多人次的艺术团赴香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涉及文艺演出、展览、非遗展示、文化参访、座谈交流等,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很好地增进了桂港两地民众的互动和情谊。2015年,自治区教育厅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共建的“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落户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这是迄今为止香港设在内地的唯一职业教育机构。2017年,“中央统战部港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与创新创业基地”在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自2017年以来,自治区港澳办连续4年与香港海上丝绸之路协会合作实施“张骞计划—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成为桂港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崭新平台。

  针对委员提案中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香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的建议,我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桂港合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积极发挥桂林等市在香港青少年国情体验和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港澳台青少年对祖国的情感、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推动桂港高层互访交流,支持香港少数民族文化中心建设

  近年来,我区与香港特区高层互动频繁,持续引领桂港全方位交流合作。今年上半年,原计划以桂港高层互访为契机,推动两地高层领导人就香港少数民族文化中心建设进行交流,并给予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桂港两地暂未安排高层互访,相关工作未有进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利用桂港高层互访、泛珠联席会议等时机会晤交流,充分发挥高层引领作用,助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开放发展。

  最后,感谢您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付出的努力和工作。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8月7日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gk/jytajg/t59232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