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旅游饭” 美了乡村 富了村民
时间:2021-03-31 07:37:54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兴疆”战略,厅系统各驻村工作队和脱贫村第一书记充分调研,认真思考,因地制宜在各驻村点开启“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了“阿瓦提刀郎故里·英艾日克镇恰其乐和乡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喀瓦克村“人与自然”沙漠旅游——古老胡杨农家乐等一批优质的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了乡村环境美化、劳动力就地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长。
绿草如茵的运动休闲广场
“乐和”生活分外甜
2020年,恰其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恰其“乐和乡村”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被评为阿瓦提县民族团结创建旅游示范景区。该景区投资兴建于2018年6月,是恰其村依托“旅游+乡村振兴”,围绕生态旅游、休闲文化、自然观光、采摘体验等打造的乡村特色景区。该景区整体规划面积438.68亩,包含综合服务区、生态休憩区、乡村风情区、运动休闲区、民宿康养区五大区域。景区内农家民宿、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健身娱乐设施功能齐全,文化墙、六角凉亭充满文化气息,文化氛围和优美景色相互映衬。
绿树成荫的民宿小院 夏季旅游的好去处
景区内有餐厅、馕店、果蔬店和超市等9家商铺,为恰其村增加就业岗位40余个,其中安置贫困户5人。村民居麦·买买提是驻村工作队烹饪培训的优秀学员,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帮助下,他在景区开起了“居麦餐厅”,他的好手艺深受欢迎,小店生意兴隆,收入颇丰。居麦·买买提感慨地说:“有了一技之长,再加上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帮助,目前我的餐厅年收入可以有3万多元。虽然忙,但是心里特别甜,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漠风光别样美
喀瓦克村位于喀瓦克乡政府以南1.5公里距县城55公里,东邻墨玉河与和田县相望,沿河边境约3公里,西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戈壁边缘。
喀瓦克乡胡杨农家乐
经第一书记和村“两委”认真研究,因地制宜,依托沙漠-人文文化,积极发展沙漠旅游,打造喀瓦克村“人与自然”沙漠旅游——古老胡杨农家乐项目,在这里,漫无边际的戈壁沙海与勤劳朴实的民族风情巧妙结合,融沙漠生态文化和乡村文化为一体。冬去春来,乘着“沙漠之舟”漫游沙海,看那一棵棵骆驼刺、小胡杨正在悄悄探出头,尽情体验生命的顽强;烈日炎炎,在河岸沙滩上晒日光浴,让身心得到最好的放松;秋高气爽,登顶沙丘,回首相望,金黄的胡杨美景尽收眼底,最能彰显秋的气息;凄寒的冬日,回望农家乐,远眺落日圆,感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之美。
乘沙漠之舟 看大漠风光
独特的沙漠生态旅游,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20年喀瓦克村“人与自然”沙漠旅游——古老胡杨农家乐项目为村集体增收8.5万元,同时带动引导6名群众就业,每月人均收入0.2万元,每月为贫困户增收1.2万元。
2020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为喀瓦克乡农家旅游项目投入30万元资金,有力推动了喀瓦克乡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喀瓦克乡还在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随着篝火晚会、沙漠越野等项目的推出,将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走进沙海体验“沙漠旅游”的独特魅力。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在2021年“访惠聚”工作会议中指出,各驻村工作队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所驻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强旅游带动就业增收的能力,让村民们“脑袋里面亮堂堂、口袋里面鼓囊囊、人人脸上笑盈盈。”在厅党组的领导下、派出单位的支持下、全体驻村干部和勤劳村民的努力下,乡村旅游的道路越走越宽,乡村越来越美,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原文链接:http://wlt.xinjiang.gov.cn/wlt/dzdt/202103/7bf27e4041784f92b99cea5567e060a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