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普法依法治理工作10件大事
时间:2021-03-31 07:26:50 来源: 作者: 点击: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深入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结合部署2020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省直文化和旅游系统落实见效。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主题,建设“法治护航文旅建设如意甘肃”微网站,搭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阵地;制作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宣传展板;向省直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职工推送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的文章;积极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宪法宣传周”活动有声有色、有力有效
为全面提高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系统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依宪行政水平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系统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开展宪法法律法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宪法意识。11月30日—12月6日全国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宪法进乡村、进学校”主题日活动,现场发放宪法读本、民法典口袋书、民法典宣传海报、法律法规宣传折页等,教育和引导学生“尊崇宪法,从我做起”,着力培育小学生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创新开展“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文旅”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宪法知识有奖问答、法治宣传资料发放、短视频制作培训和趣味游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和宣传宪法精神,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法守法,增强法治意识,运用法律保障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以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周密部署安排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知》,对全省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把《民法典》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开设《民法典》学习教育专题班,认真组织全省文旅干部职工学习《民法典》。组织开展宣传贯彻《民法典》系列活动,举办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民法典》法治辅导讲座,各市(州)、县(市、区)文化旅游部门、省直文旅(文博)系统、省文旅厅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共4600余人参加。精心制作《民法典》微动漫宣传片,印制《民法典》宣传彩页、宣传海报,并在省文旅厅门户网站、公众号平台、“如意甘肃”“智慧甘肃”快手平台、“甘肃文旅”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其中“甘肃文旅”阅读量达64.43万余次,让《民法典》走近文旅人身边,让《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
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法治文旅建设向纵深推进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全面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着力在转变观念、拓展深度、拓宽广度、创新方式、健全机制上下功夫,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成立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领导机构,印发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办法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纵深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意见》,为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各项任务落实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五、“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
2020年,省直文化和旅游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推动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定印发《甘肃省文旅厅关于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通知》,将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本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推动“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落到实处。深入落实普法责任,以文化和旅游市场行业培训、行政执法案件办理等为契机,积极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以及文化和旅游领域法律法规。梳理发布疫情防控期间文化和旅游领域有关事务的法律指南、国家和省出台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惠及文旅企业政策问答等,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新媒体平台等公开进行宣传。
六、“春绿陇原·黄河之滨”法治宣传文艺晚会成功举办
10月10日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成功举办“春绿陇原·黄河之滨”文艺晚会。演出以歌舞《陇原儿女齐祝福》拉开序幕,演员们精彩唯美的表演立刻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随后朗诵《人民的胜利》、音乐小品《马背法庭》、男女生重唱《法治信仰》、秦腔《三喜临门》、歌舞《以人民的名义》 、情景剧《法官妈妈》等节目,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入了更多法治元素,表达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理念。整场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演出内容紧贴群众生活实际,晚会以音乐小品和情景剧,挖掘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时代主旋律。在文艺节目的演出间隙,增加《宪法》《民法典》《旅游法》等法律法规有奖知识问答环节,为群众带来法治文化盛宴的同时,更为广大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为更好地推进法典精神、法治理念、法律规定在甘肃落地生根,为高标准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七、3部法治动漫微视频斩获全省法治动漫微视频二、三等奖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司法厅、省法学会共同主办的全省法治动漫微视频获奖作品名单揭晓。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3部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大奖,其中——《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2部普法系列微动漫视频宣传片获得二等奖;《什么是民法典》获得三等奖。全省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我与宪法”“民法典与我们同行”“依法防控疫情”以及一般普法宣传为主题,通过作品征集和展播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八、《文化和旅游行业法律法规文件汇编》编撰印制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精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文化旅游工作,扎实推进法治文旅建设,实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推动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开创文化和旅游法治建设新格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编撰印制了《文化和旅游行业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全书分为五编,共收录现行有效文化旅游法律法规文件157件,其中,法律5件;行政法规18件;地方性法规7件;文化和旅游部规章34件;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规范性文件93件,为我省文化旅游工作者学习了解文化旅游法律法规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为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的遵循,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促进全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九、“法治护航文旅建设如意甘肃”宣传阵地建成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宣传形式,建设“法治护航文旅建设如意甘肃”微网站,以文字、图像、微动漫等全媒体形态,全景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学习贯彻宪法、民法典以及文化旅游法律法规。微网站集中展播《宪法》《民法典》《什么是民法典》《抵制低价游》《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等系列法治动漫微视频原创作品,集中宣传《宪法》《民法典》《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旅游法》等国家法律,系统推送《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旅行社条例》《长城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以及《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搭建了文化和旅游行业法律法规宣传主阵地,强化了行业法治宣传教育,放大了新媒体普法效应,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十、“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根据“七五”普法规划关于开展终期总结验收工作的要求,制定印发《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七五”普法终期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对“七五”普法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客观评价成效,查找薄弱环节,制定问题清单,对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全省“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部署安排,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组成全省“七五”普法检查验收第七检查组于8月11日至25日,分别对天水市、陇南市和25个省直单位的“七五”普法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采取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随机抽查等形式,客观准确评估普法工作实际效果,推动“七五”普法各项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提出“八五”普法工作的对策建议。(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季慧琳)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gswlyw/3546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