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以“流动博物馆”为载体 开启“文化润疆”新模式
时间:2021-04-27 20:33:19 来源: 作者: 点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润泽各族群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克拉玛依市创新形式,弘扬革命文化,以“流动博物馆”为载体,让文物“走”出去、“活”起来,让优秀文化“抬头可见、充耳可闻、驻足可观”,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克拉玛依是建国后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油田,在这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底色,石油文化是特色,红色文化是亮色。三种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新内涵,融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克拉玛依文化。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疆首批公布的2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中克拉玛依有7处。
为充分利用藏品研究成果,发挥各类文化阵地和载体的作用,引导大家熟悉红色故事、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4月2日,克拉玛依在独山子区独库公路博物馆举办“回顾来时‘路’ 起航新征程”流动博物馆启动仪式,首批12件馆藏“走”出博物馆,入驻商圈,与各族群众零距离接触,用它们的“亲身经历”讲述新中国成长历程中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独山子美美影城、玛依塔柯酒店、独山子宾馆设立的流动展点,独库公路筑路时期老兵们曾经使用过的工具、物品以及往来书信等藏品被隆重展出。观众可以通过现场看、听讲解、扫描二维码查询文物背后的故事,追寻筑路老兵的足迹,了解这条光荣之路上那些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把“流动博物馆”开到人流聚集的旅游商业区,是克拉玛依将红色文化资源转为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讲述历史、传承文明、树德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大力弘扬石油革命精神、天山筑路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文物的活力主动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的一次成果展示。
“流动博物馆”策划每月一期主题,全年共展出10期、120多件藏品。除了独库公路筑路英雄系列物品展外,还有80-90年代的老物件、电子化工产品、工服工具、学习笔记、生活用品以及书画作品等都将以系列展出的形式,进驻图书馆、文化中心、游泳馆、宾馆酒店、影城等市民、游客人流较多的文化旅游场所、娱乐商圈,让更多的人在欣赏文物之余,了解克拉玛依的风貌与历史,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使红色记忆、历史进程转化为现实教材和精神养分。
另外,与展览同期开展的还有有奖知识竞答、现场讲故事、中小学作文比赛、科普活动、少儿绘画、作品赏析、成果展示、征集来时“路”文物等多项活动参与其中,通过讲、答、赛、画、赏、展等方式,增加活动的互动性,激发市民群众和游客对文物知识的学习了解,坚定文化自信。
原文链接:http://wlt.xinjiang.gov.cn/wlt/dzdt/202104/0eb5fb0c0cfa4063bfca4918b366e431.shtml